BW型不锈钢保温泵采用双层不锈钢壳体设计,内外壁间形成独立夹层,可通入蒸汽,热水或导热油等热媒.以输送沥青为例,当环境温度低于120℃时,介质易在泵腔内固化,而通过夹层循环180℃导热油,可确保泵体与介质始终处于150℃以上的工作温度,避免堵塞风险.
在石油化工、食品加工及高分子材料领域,介质输送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直接关乎工艺稳定性与产品质量。
BW型不锈钢保温泵作为专为高粘度、易凝固介质设计的特种泵,凭借其独到的保温结构与耐腐性能,成为工业流程中的关键设备。
一、结构创新:双层夹套实现准确控温
BW型不锈钢保温泵采用双层不锈钢壳体设计,内外壁间形成独立夹层,可通入蒸汽、热水或导热油等热媒。以输送沥青为例,当环境温度低于120℃时,介质易在泵腔内固化,而通过夹层循环180℃导热油,可确保泵体与介质始终处于150℃以上的工作温度,避免堵塞风险。其核心部件——渐开线齿轮组经氮化处理,硬度达HRC60以上,配合可更换轴套设计,即使长期输送树脂、重油等腐蚀性介质,仍能保持低磨损率。
二、技术突破:自适应工况的流体解决方案
针对不同粘度介质,BW型不锈钢保温泵提供转速可调方案:输送500cSt机械油时,标准转速1440r/min可实现12m³/h流量;若改用减速机将转速降至960r/min,则可稳定输送1500cSt的胶类介质。其自吸能力达5m水柱,配合机械密封与唇形密封的复合结构,在输送含35%固体颗粒的乳化沥青时,仍能保持8000小时无泄漏记录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当输送熔融石蜡等易结晶介质时,通过夹层切换冷水循环,可实现30秒内从保温到冷却的工艺转换。
三、应用场景:从实验室到大型装置的全覆盖
在医药中间体合成中,
BW型不锈钢保温泵可准确控制反应釜进料温度,误差控制在±2℃以内;在新能源电池生产线上,其输送的电解液粘度波动小于5%,确保了电极涂布的一致性。某聚酯纤维企业采用BW-58/0.28型泵输送熔融PET时,通过夹层温度与泵速的联动控制,使纤维直径CV值从3.2%降至1.8%。这种对温度与流量的双重准确控制,使其在精密化工、生物制药等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。
从北疆油田的原油集输到长三角的食品添加剂生产,BW型不锈钢保温泵正以“恒温”技术突破,重新定义工业流体输送的标准。